欢迎访问本站,请收录本站网址www.h933.cn
广告位1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社会新闻 >

通讯:闽台同心“星星的孩子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2015-05-18 点击:
广告位2
广告位3
广告位4

  中新社福州5月17日电题:闽台同心“星星的孩子”

  作者 林春茵

  公车上,当一个孩子一直把香蕉皮往你手里塞,可能是恶作剧,也可能因为他是个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的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患儿。

  “也许这个孤独症孩子牢牢记住‘果皮不能丢地上’,但他找不到垃圾桶,像把果皮递给妈妈一样,他递给你。”在中国孤独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项目办主任、福建省自闭症康复教育协会会长郭海良眼里,那些让人侧目的小动作背后,恰恰体现了自闭孩子的善良纯真,“他的行为是善意的,我们呼吁社会更多地接纳他、包容他。”

  17日,迎来第二十五个助残日,首次关注孤独症儿童,呼吁人们关注孤独症儿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当天,来自两岸近百个孤独症家庭在福建省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率队而来的自闭症家长委员会会长张家敏表示,两岸相互观摩利于经验增长,不仅有助于家长纾压,更让“星儿”(自闭孩子)打开心灵,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袋鼠跳、亲子球、足球乐和接力赛,运动会每一个项目设计都“别有深意”,需要一家三口共同参与。受访家长向中新社记者流露了共同完成比赛的满足感和参与感。

  来自的5个家庭只有单亲陪伴,福建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派出多位职员作为义工担任“代理妈妈”或“代理爸爸”。经过前一天的游览福州三坊七巷古街区和当天的运动会互动,闽台“临时小家庭”已经其乐融融。

  台北四岁男孩小里运动会后余兴未尽,左手牵妈妈,右手牵义工大哥哥,在跑道上继续跑。“自闭症家庭的时间安排都非常精准,除了复健还是复健,”小里妈妈褚静琪感慨道,“像这样纯粹来‘蹦蹦跳跳’的,实在太少了,所以我们都抢着参加。”

  “自闭症在获得越来越多关注。”张家敏说,“的同行非常好学,一直询问我们的做法,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家庭呈现的和睦力量,亦令人。”

  福州市小海豚语训康复中心负责人郭丹对此深有同感。郭丹告诉记者,关心自闭症事业突飞猛进,正在加大对民办康复机构的扶植力度;该中心已经连续获得中国残联提供的近百万元(人民币,下同)师资培训资金,其中去年到位45.5万元,今年到位40万元,明年还将持续受益。

  据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2015年,中国残联组织实施的“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项目”,已投入4.68亿元,为近4万名3到6岁的贫困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补助,并连续三年扶持包括“福州小海豚”在内的50家康复机构,以此带动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机构规范建设和发展。

  “自闭症早期干预比较有效。”郭海良说,因为社会融合做得很好,的普及性好,“令家长能够坦率去接受这个事实,从而往往能够更早介入治疗。”

  张家敏认为,外显的肢体障碍比较容易得到社会包容,而“不容易被看出来”的自闭症则易被社会归咎于疏于,“单靠家庭努力是无法完全帮助‘星儿’的,正在营造友善,这里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当天出席活动的中国残联副吕世明表示,中国残联逐步将孤独症儿童康复纳入重点工作安排,着力开展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机构扶持、康复人员培训等工作。(完)


这篇有关于通讯:闽台同心“星星的孩子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http://www.h933.cn (转载请保留)。